自從踏上錢井深前景深這條不歸路開始,陸陸續續有過好幾台相機,
Canon G11→Yashica FX-3 Super 2000(四叔送的,不用錢)→Canon 5D Mark II
中間還有Vista Quest VQ5090(送給小米酒的數位Lomo相機)、
Fujifilm Instax mini 25(送給小米酒的拍立得相機)。
平日裡有5D2後,通常出門都帶著它,專門出去拍照的話,
有時候會多帶Yashica FX-3 Super 2000出去拍底片,
實際上真的冷落到是G11,只有出遊的時候帶給小米酒使用,
或者是我拿來拍我們兩個合照來用,我連上班都天天揹著5D2去公司。
網路常爭吵數位及底片,其實我心中沒有偏愛哪邊,
我喜歡數位的便利跟及時,我也愛底片的過程跟感覺,
拍照,不就是自己拍得開心就好,何必爭吵數位底片誰輸誰贏,
由於我僅有的底片機是Yashica FX-3 Super 2000(前情提要),
心中最理想的目標就是平日上班可以只揹一台隨身機去公司(最多兩台隨身機),
於是我開始想要買台底片隨身機(其實平常網路被荼毒太多,中毒已久),
大概從半年前就有這個計畫,不過一直指放在心中想像,沒有實際行動,
但最近Yashica FX-3 Super 2000測光有點怪怪的,讓我心頭開始癢癢的,
於是,開始想說那網路上先看一下就好,結果不看則已,一看又開始朝思暮想。
既然打定主意要買底片隨身機,最廣為流傳的輕便隨身底片機四大天王,
Contax T3、Ricoh GR1v、Leica CM、Minolta TC-1
每一台都沒有用過,除了Leica以外,Contax、Ricoh跟Minolta是什麼?
我連聽都還沒有聽過...
Leica就算是攝影菜鳥,也起碼聽過名字,知道是個歷史悠久的德國知名品牌。
Ricoh是因為GRD3的因素,讓我才知道Ricoh這家公司的品牌。
Minolta真的就完全沒有半點知識,是網路上查詢過後才知曉。
Contax,有時候真的要算是因緣際會,一切都是個緣字。
我唯一擁有的底片機,Yashica FX-3 Super 2000,
原先四叔送我的時候,我也不懂其來源跟價值,回台北網路查詢,
最廣為流傳的就是便宜跟C/Y接環(可以接Contax鏡頭),Yashica之前跟西德蔡司合作過,
人有時候講的是種感覺,感覺對了一切就對了,自從發現Contax跟Yashica的關係,
我心中開始醞釀出對Contax好感的種子,自此,開始看的相機也只鎖定Contax T3。
Contax T3外型時尚,不說是底片機,一定很多人以為是小DC,網路上拍攝看成相銳利,
但是價格也是居高不下,網路價格大概是T2的兩倍左右。
剛好從01網站傳統與特殊相機板的其中一篇文章「Contax T/T2/T3的攝友們,來分享蔡頭T*的味道吧!」
發現原來還有T3的前身T2,兩台相機的發現有點不同,T2屬於較暖色調的蔡司鏡頭,
兩台都各有各的好,也各有各的擁護者,我也經由文章內的照片,慢慢地認識T2,
到後面喜歡T2照片的程度大過於T3照片,加上價格又比較優惠的情況下,
就一直上網搜尋T2的訊息,也在二手市場上找尋品項,剛好在小年夜那天下定決心要買。
那天剛好小米酒要去士林站買東西,我一直念念不忘想買底片機過年回鄉下拍,
問到一個賣家當天可以給我優惠價格,於是在馬上詢問賣家晚上面交,
沒想到賣家很阿莎力的說OK,地點就約在芝山站,是一個大約四、五十歲的阿伯,
這也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網路上買東西面交,剛開始拿到測試的時候,
相機像是沒電一樣,開關有點怪怪的,導致賣家阿伯最後又便宜一百塊給我去買電池XD
由於入手是台T2裸機,品項也不是挺完美,機身就有好幾道傷痕,明顯的有使用過痕跡,
雖然完美的機子、盒單全擁有,可以賞心悅目又增加爽度,不過個人覺得最重要還是要拍,
所以只要拍攝、使用功能無故障,機子也不是整台破破爛爛的話,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,
何況就是如此才能入手不錯的優惠價格,有得必有失。
也不算完全裸機,還有原廠皮套
皮套也是有明顯使用痕跡,不過看到上面的Contax字樣,滿足啦~
傷痕累累的背面照,不過T2可是鈦合金的機身。
機頂也是有些許的小刮痕
不過大大的Contax T2才是正點(暗爽中....)
T2開機非常方便,只需要一隻手就可以完成開機動作,旋轉到AF底下類似C的圖案就是關機,
如果想要手動,就自行調整到無限遠→0.7m即可,簡單好用。
左中開關為10秒自拍。
快門為多晶體藍寶石,快門有點輕,我個人是很習慣輕按,
但就借給同事試按,被他按了兩張,他都還不知道自己按下快門了XD
上方數字為底片使用數字,下方轉盤為調整曝光補償,發現最好轉的方法是把手指壓在上面,
直接轉整個轉盤,這樣比用手指甲去轉刻度好用多了。
機身背面有顯示曝光補償的數字
機身前面右下角處記載著鏡頭規格,Carl Zeiss Sonnar 2.8/38 T*,四群五枚的鏡片設計
都是為了這顆鏡頭,38mm的焦段剛好跟我喜歡的35mm相近,用的很習慣。
光圈2.8也夠應付很多場景,畢竟我最常用的24-105mm還是F4。
紅色的T*真的好搶眼
T2是光圈先決,光圈的選擇是在鏡頭上面,很方便調整。
T2已經完全佔據了我的隨身物品之一,以往出門最輕便也是手機+鑰匙+錢包,
想要多背相機出門又要多個背包,現在有了T2都直接放進口袋,雖然不像T3這麼扁平,
但還是個人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,實在是太滿意了XDDD
實拍作品→Contax T2-NO.1、Contax T2-NO.2
COTAX T2的規格
1990年發表
鏡頭:Sonnar 38mm f/2.8 四群五片
對焦:0.7m~無限遠,可設定:自動對焦,或用轉輪手動測距對焦。
快門:1秒到1/500秒
曝光:光圈先決、P模式
可加減EV,每0.5為單位,最多+2或-2。
閃光燈:自動、防紅眼
其他:有自拍器(停十秒),裝片後自動上片自動進退片,可中途退片。
尺寸:119x66x33mm,重量: 295g (不含電池 )